宇宙客厅里的二胡、竹笛、扬琴
Hide
这幅《踏歌行》是我国宋代画家马远的作品。这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少有的反映“农乐”题材的作品。“踏歌”源于古代的一种歌咏娱乐形式,就是一边歌唱,一边用脚踏地打着节拍。《踏歌图》描画的正是阳春时节这样一个欢乐的场面,也映现着丰收之年的喜庆气氛。此画构图分为三个部分,上部的远景奇峰对峙,仿佛几把利剑直插天空,在林中若隐若现的楼阁是帝王都城的景色。下部为近景,翠竹垂柳,溪水石桥间,几个农民正结伴踏歌而行。中间部分以云气相隔,轻盈飘渺。这是春雨过后,一片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也蕴含了作者的希望和淳朴的感情。画面运用渲染的手法,逐渐淡化为朦胧的烟岚雾雨,并通过特殊笔法把观赏者的注意力引向旷远的空间,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思。画上有六人,四位舞者:走上田埂中央的老者手持短杖,胡须花白,正回首相呼,似与后面三人对歌;踏上石桥者正双手合拍,左右摇摆着蹬足踏歌;身后一男子唯恐其跌落,赶紧抓住他的腰带,用手相扶。后面老者肩上挑一个葫芦,点明情节,醉态的踏歌之行更显得优哉游哉。前面两人是来接应的妇人与童子,看到醉态可掬的四人也无可奈何,只以举手引路示意。上端中间的地方,是南宋皇帝宁宗赵扩抄录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这首五绝诗点明了此画的主题,也是宋朝皇帝对丰收景象和太平盛世的企盼。在宁宗赵扩书法的衬托下,此画更显得笔墨雄劲有力,造型精练。
时间:2023年10月1日 周日晚 8:00pm 地点:海淀 MonologOfBeans豆子的独白·宇宙客厅Cafe&Bar 费用:120 RMB/人(可续杯柠檬水) 219 RMB/双人(可续杯柠檬水) 咨询:微信 jesulord / 电话 18199916952 中央民族大学二胡硕士,师从李英副教授。多次随中央民族歌舞团、北京曲剧团、国家京剧院进行交流演出。 曾参与罗马尼亚 Strezov Sampling 公司的民族乐器音源录制项目与中央民族大学AI音乐研发项目,任二胡录音及音频监制。 二胡演奏代表作:电影《安国夫人》系列配乐,游戏《明日方舟》系列配乐。 中华传统乐会会员 北京乐器学会笛箫专业委员会会员,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竹笛专业研究生在读,中央少数民族乐团管乐声部首席,师从中央民族大学民乐系副主任王溪副教授。 曾参加央视《一起音乐吧》、《合唱春晚》等节目录制,曾获第四届,第五届北京竹笛邀请赛竹笛专业组金奖、北京市首届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奖;2022年获“”国乐抒华章”京津冀第四届民族器乐邀请赛优秀演奏奖;2023年获敦煌之音第七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全国总决赛专业吹打组金奖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二胡专业研究生在读,师从李英副教授。2019年起至2021年担任中央少数民族乐团团长兼首席。 2021年荣获“敦煌杯”第六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拉弦组银奖,重奏组银奖,齐鲁器乐大赛拉弦重奏组金奖、吹打乐组银奖。2022年携原创作品《霓殇》参加第 14 届“红铜鼓”中国一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并获得最佳作品奖,2023年于芒果TV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千里江山有我一笔》中担任琵琶编曲。曾为cctv-15《风华国乐》《一起音乐吧》栏目编写《云起》《风起四方》等委约作品。同年参加“敦煌之音”第七届北京国际器乐大赛荣获重奏组银奖。 中央民族大学扬琴专业研究生在读,师从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硕士生导师许学东教授,本科期间成绩优异,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奖项,多次在学校期末考试、汇报演出、毕业音乐会中担任扬琴伴奏。 曾参与CCTV《诗话中国》录制,获得第四届中国扬琴网/扬琴圈全国扬琴展演评选专业本科组金奖、第三届浙江扬琴艺术节暨第三届“粤华杯”专业青年组金奖、新加坡华人艺术节金奖等。 上半场 江南丝竹三首: 二胡:陈翼飞 中胡:田博昊 竹笛:王钰霖 扬琴:崔正昊 慢三六 江南丝竹民间乐曲 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属于江南丝竹《三六》系列,以《三六》为母曲放慢后加花变奏形成。其曲调轻快优雅,婉转流畅。 中花六板 江南丝竹民间乐曲 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属于江南丝竹《六板》系列,以《六板》为母曲放慢后加花变奏形成。其曲调清新流畅,细腻柔美。 欢乐歌 江南丝竹民间乐曲 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曲调明快热情,旋律流畅且富有歌唱性,常用于喜庆庙会等热闹场合,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 刘天华作品两首: 闲居吟 刘天华 曲 二胡:陈翼飞 扬琴:崔正昊 写于1928年夏,乐曲典雅清越,寓含深层音乐意蕴,创作手法洗练,结构严谨,有独到的艺术品格,是刘天华两首大型二胡作品之一。 月夜 刘天华 曲 二胡:田博昊 扬琴:崔正昊 为刘天华的早期作品,创作于1918年,1924年定稿。是其月下纳凉时触景生情而写作的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乐曲。 下半场 广东音乐四首: 高胡:陈翼飞 中胡:田博昊 箫:王钰霖 扬琴:崔正昊 鸟投林 广东音乐,易剑泉曲 由易剑泉先生作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其以明快的旋律、形象的鸟鸣,描绘了夕阳余晖未尽,百鸟归巢的景象。 平湖秋月 广东音乐,吕文成曲 又名《醉太平》,写于20世纪二十年代,,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杭州西湖的胜景之一“平湖秋月”清辉下平和静谧的夜景。 雨打芭蕉 广东音乐古曲 广东音乐古曲之一,描写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极富南国情趣。 昭君怨 广东音乐古曲 广东音乐古曲之一,其以昭君出塞故事为背景,描写了王昭君出塞时对于故土的思念,以及无可奈何的哀怨情绪。 竹笛独奏: 小放牛 民间乐曲,陆春龄、刘森改编 竹笛:王钰霖 民间乐曲,源于河北民间歌舞小戏《小放牛》中的一段对唱,经竹笛演奏家陆春龄改编为竹笛独奏曲,后又经竹笛演奏家刘森改编定稿。曲调明朗清新,具有富于抒情的民歌色彩和浓郁的田园风格,描绘了天真活泼的村姑与牧童相互诘问、对答的明快场景。 二胡独奏: 一枝花 民间乐曲,张式业改编 二胡:陈翼飞 扬琴:崔正昊 又名《壮别》,原为山东民间乐曲,后经作曲家张式业改编为二胡独奏曲。其具有浓郁的鲁西南地区风格,主题段落曾用于电视剧《武松》中。